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熟悉文学、应用语言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并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应用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从事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商务翻译等涉外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济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经贸、翻译等领域的工作岗位。
依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20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一)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2.具有浓厚的中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较强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商业伦理意识、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知识要求
1.掌握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翻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研究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商务活动的基本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以及商务交往礼仪,熟悉国际贸易流程;
3.了解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商务组织结构、战略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 了解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法规、国际商务领域的规则和惯例,以及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环境因素;
掌握商务英语口、笔译等理论知识与商务翻译实践能力或掌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2.具有基本的商务分析、决策和实践能力,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及较强的国际商务业务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领导、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
4. 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与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具有数字化信息素养;
5. 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量化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专业方向
1. 商务英语翻译方向
2. 国际商务实务方向
四、学制与学分
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分:最低修读169.0学分。第一课堂最低修读157.0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48.5学分;第二课堂最低修读12.0学分。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跨境电子商务
相近专业:英语、国际贸易
七、主要课程及简介
1. 商务英语视听
学时:88; 学分:3.0; 考核方式: 考查/考试
本课程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奠定良好的听力基础。使学生能够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商务活动、社会文化的交谈,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能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用英语作简要笔记。
2. 商务英语口语
学时:88 ;学分:3.0; 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商务活动的能力。
3. 基础英语
学时:142; 学分:8.5;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了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营造各种话语环境,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各种日常交际活动和商务活动。
4. 商务英语阅读
学时:56 ;学分:3.5;考核方式:考查/考试
本课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配套练习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商务知识理解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吸收商务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学时:32 ;学分:2.0 ;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介绍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美国为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 综合商务英语
学时:268;学分:16.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法律和文化四大模块,涉及全球经济、国际市场、新兴行业、信息技术、商业创新、法律诉讼、营销策略、危机公关、网络文化、职业规划、金融危机、企业管理等多个主题。目的是既培养学生商务知识习得、语言综合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英汉互译
学时:48;学分:1.5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在介绍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加深 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的对比了解,指导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实践能力。
8.国际贸易实务
学时:64; 学分:4.0; 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结合有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律详细介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磋商和订立以及履行、货款的结算、信用证的开立、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使用、货物的交付、运输与保险等各方面的基本环节及相关的知识,并介绍各种传统的、新型的贸易方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既能结合我国实际,又能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法规,从事商务活动。
9. 外贸函电与单证实务
学时:64;学分:3.0;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系统介绍外贸英文函电与单证的基础知识,包括商业信函的格式、常用语句和写作技巧。通过介绍对外贸易业务磋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往来函电及单证实例,并结合实际业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写作手法和单证的制作方法。